赛题介绍

数据赋能汽车研发生产与后服务

通过数字化转型、数字孪生、数据流通等数字和数据技术,实现研发体系、生产体系、供应链体系、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等数据打通,赋能车辆关键技术和部件研发优化、整车生产制造提质增效、供应链风险监测管理、碳足迹追溯等典型应用。打通销售、维保、保险等后服务数据,提升车企后服务管理效率和消费者用户体验。

数据赋能汽车金融保险和汽车交易

通过AI大模型、区块链、可信数据空间等创新技术驱动数据复用和数据流通,赋能汽车金融、汽车保险业务服务创新,包括重构业务流程、优化风险管理策略、创新保险产品等,实现数据验真、自动化事故分析和智能理赔,提升汽车产业的金融服务效率,降低风险,优化用户体验,促进汽车金融创新发展。挖掘数据复用价值,探索融合“两客一危”、网络货运等重点车辆数据,构建覆盖车辆营运行为、事故统计等高质量动态数据集,为差异化信贷、保险服务、二手车消费等提供数据支撑。

数据赋能车辆行驶安全和交通效率提升

通过智能感知、先进通信、云计算平台、安全信任等数字技术,实现车联网道路基础设施数据、交通流量数据、驾驶行为数据、车辆运行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应用,打通车企、第三方平台、运输企业、地方车联网设施运营主体等主体间的数据壁垒,提高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服务、主动安全防控水平,提高道路交通运行安全和效率。

数据赋能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发展

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、可信数据流通等技术,探索智能座舱多模态大模型训练数据集、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数据集等资源建设,探索基于语音、视频等多源数据支撑智能座舱大语言模型、智能座舱多模态大模型训练和测试验证,探索基于路侧感知等多源数据,构建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和研发训练数据集、场景集,支撑自动驾驶端到端大模型等训练和测试验证,从而支撑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、产品、服务创新。通过汽车数据服务平台建设,推动企业间数据的关联和互通,实现智能网联车辆数据交互、自动驾驶仿真场景数据交易,提升整个行业数据利用效率。

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和风险监测

通过数据加密、隐私计算、商用密码、数据脱敏等数据安全技术,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数据处理安全性,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。创新数据监测记录、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研发应用,以数据赋能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、网络数据安全的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,以及事故事件责任追溯等,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发展。

赛事安排

1.参赛报名(8月20日-8月30日)
参赛团队通过大赛官网报名参赛,赛事组委会参照参赛条件要求,对参赛团队资格和参赛方案的合规性、真实性、合法性进行审查,通过审查的参赛项目方案进入初赛。

2.初赛评审(9月4日-9月5日)
赛事专家组委会按照评审规则,对参赛项目方案进行评审。在数据校验环节,通过评审的项目方案,将在第三方机构技术验证平台进行方案验证。综合方案评审结果和技术验证结果推荐参加决赛的团队。进入决赛的名单于9月6日在大赛官网进行公布。

3.决赛评审(9月12日)

参赛团队采取线下路演答辩的形式,由赛事专家组委会按照评审规则对入围决赛项目方案进行评审,经赛事组委会复核认定后,最终确定获奖项目和入围全国大赛总决赛推荐项目。

4.获奖公示(9月13日-9月20日)
获奖项目方案和入围全国大赛总决赛推荐项目方案将在大赛官网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网等公示,供各界监督、评议。

5.颁奖仪式(9月26日)
邀请国家数据局领导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领导、行业专家、企业代表、科研机构代表和高校代表等出席颁奖仪式。

 

*具体时间以实际情况为准